抓住气象监测预警建设应对极端天气 |
时间:2012-05-20 |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出发生频率加大、致灾性加重等新特点,极端天气趋于常态化。虽然部分地方加大防灾减灾建设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相比现实需求,对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手段仍然不足,防御应对体系建设仍存在明显短板。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构建综合防御体系,抓住气象监测预警建设和紧急信息发布两个关键点,同时完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频率增多灾害加重
近期,甘肃、广东、江西连续遭受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影响,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广东为例,进入3月后,已出现十多次强对流天气,频度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健说:“一般来说,广东地区很少出现冰雹。出现冰雹是强对流天气很强烈的表现。”
江西极端天气也不断发生。从4月30日开始,吉安市境内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安福县、吉安县等地遭受11级大风和冰雹侵害,吉安县4个乡镇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和冰雹袭击。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洁说,4月30日当天,气象台从早晨5时52分至晚上22时,针对强雷电、短时降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共对外发布了6次气象预警信号,实属罕见。
在浙江,今年以来已发生了4次较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不少地区出现了暴雨、雷暴、冰雹等天气,对设施农业、建筑工地、工棚等造成损失。
浙江省气象局局长黎健、广东省气象局强对流天气研究专家伍志方等表示,现在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全球变暖、气温偏高,在此背景下,大气不稳定性增加,强对流天气增加,导致极端性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一些专家表示,从目前的气象记录分析看,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出突发性、异常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据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卢山介绍,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部分极端天气瞬时风速能达到12级或以上,强度相当于台风;有时一天之内可能出现几次极端天气,通常存在时间是几小时;通常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形成和发展,一般是山区多冰雹,沿海多大风,粤西多雷暴。
由于强对流天气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其破坏力极大,严重影响电力、通讯、城市建设、航空等行业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岷县5月10日晚发生大范围突发性特大雹洪强降雨,据当地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5日,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5人死亡、14人失踪,全县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极端天气导致茂名、韶关等地区出现多起人员伤亡事故,其中茂名5名小学生被洪水冲走死亡。
极端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也让人触目惊心。14日早上,湖南衡阳县关市镇庙湾小学6名学生在上学途中路过该镇汇水中学时,因连续强降雨,围墙突然坍塌,2名学生不幸当场死亡,1名送医途中死亡,另1名抢救无效死亡。
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导致灾情持续蔓延。5月11日至14日,南方地区遭受了大范围暴雨袭击,部分暴雨区域与前期强降雨区叠加重复受灾。在前次风灾雹灾的基础上,截至16日9时,江西全省受灾群众增加到114.2万人,6700余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0.97亿元。
监测预警难度大防御体系存短板
极端天气通常是指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等发生概率很小如强降雨、龙卷风、高温热浪等天气,不仅比传统的台风等自然灾害更难预报,而且致灾性更强,当前对极端天气的预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
广东省气象台台长冯业荣说,在台风登陆之前,气象部门往往在几天前便能监测到,并能对其登陆的大致地点、风力、移动方向等各种情况进行研究预测,相关部门有足够时间“从容应对”。但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在到来之前往往是“戴着面纱的神秘对手”。
“在全球气候趋暖的背景下,底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过去百年一遇或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时间、范围和地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灾害的发生更难预测。”冯业荣说,这些特征导致气象监测存在很大困难。同时,因气象条件不同,预报发布只能到区县范围,无法具体到某一个点。
据了解,美国建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但对于龙卷风等时空尺度很小的天气系统预报能力仍然有限,只能提前20到30分钟发出预警,而预警错误率也高达70%。
部分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各行各业与气象灾害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容易引发多种次生衍生灾害,而民众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着不慎就容易引起突发公共安全事件。2011年广东佛山遭遇短时大风造成16人死亡事件就曾引发民众对气象部门的质疑。“灾害防御涉及监测、预警、预防、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完善综合防灾减灾机制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迫切。”伍志方说。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日趋严重的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一些地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设防御体系,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但专家表示,从整体上看我国极端天气防御体系仍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建设投入不足导致紧急信息发布能力有限。部分气象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在气象投入方面多以工程项目形式投入,少有针对信息发布体系的专项建设投入,而且长期以来气象紧急预警信息服务中存在“重科研轻发布”的倾向。广东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关小文说,广东全省气象系统的理论短信发送能力是每秒5000条,分到各市、县后,每个地区每秒数十到数百条的发送资源,而广东手机用户近1亿户,“这意味着如果是下午开始发信息,有人收到信息时可能已是半夜”。
二是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畅。浙江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朱菊忠说,按照规定,大范围短信发送需要报送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走完程序的时间最快也在一个小时以上,一些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存在的时间可能都不到一小时。
三是防御工程性措施尚不完善。以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为例,涉及面广、业务技术复杂、难度大,目前江西只完成了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总体规划的一小部分,后续还有更重、更难的工作任务。
四是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我国现有3万多个自动气象站,东部地区密度较大,西部地区相对稀少,有地区至今没有监测设备。
多管齐下构建综合防御体系
伍志方认为,防御应对极端天气首先应做好源头工作,即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建设,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因此,应投入人力物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等基础性工作。
在强化预警预报的同时,还需打造紧急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广东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熊亚丽说,在灾害防御中,民众第一时间的自救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将民众自救功能最大化,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要建立快速稳妥的信息发布机制,保障“救命信息”的畅通。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针对极端天气的信息传播都是利用电视等传统方式,这对于很多活动在户外的人员来说,信息发布的效果并不理想。
熊亚丽建议,以短信、电视、电台等为主,加强电子显示屏甚至乡村大喇叭的“广播”等体系建设,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互补的发布系统,满足不同人群对预警信息的发布需求。
基层干部和气象专家普遍认为,极端天气灾害防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宏观层面上,需要完善有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更为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微观层面上,需强化重大和危险区域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从根本上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首先,加强重点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规避灾害风险。冯业荣说,建议将气候可行性论证作为工程验收指标之一。定期对在建工地、简易工棚、围墙、高空悬挂物等进行排查,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其次,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目前城乡规划建设、管网设计等方面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雷击风险评估、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仍无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约束。各地应加快健全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三,建设更加科学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机制。江西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机制,完善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队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防灾避险科普机制,形成全社会防灾避险的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