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华南强对流因冷暖空气“抗衡” |
时间:2012-04-18 |
记者:4月10日至13日,我国江南、华南及西南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大风、暴雨和冰雹不断影响当地,请问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由什么原因产生?有哪些特点?
张涛:导致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在江南和华南等地剧烈交汇,释放出暖湿空气的不稳定能量,触发了强对流天气。
此次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长达4天,影响了南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和风暴灾害中的特点。具体来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移速较慢,导致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加上整个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都具有暖湿不稳定气层,而地面冷空气自北向南缓慢渗透并先后在这些地区触发对流,所以影响范围比较广。
另外,虽然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给南方很多地区带来短时强降水的天气,但暴雨致灾并不严重,主要灾害表现为雷暴大风和大冰雹。这是由于进入4月中旬,我国夏季风还未建立,水汽与主汛期相比不算很充沛,所以降水持续性不强,累加雨量不大,不过由于垂直风切边条件较强,风暴灾害较重。
记者:在暖意洋洋的春天中,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让当地百姓体会到了“乍暖还寒”的感觉,这种强对流天气过程与往年同期相比,属于正常现象吗?
张涛:我国是一个以季风为主的国家,各种天气现象与季风密切相关。强对流天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一般而言,3月和4月是江南、华南出现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长江以北地区则5月和6月才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尽管今年的强对流天气与2010年和2011年同期相比偏强、影响范围更广,但从整个气候角度来说,属于正常现象。
记者:在广东韶关、中山等地,近日还遭遇了罕见的冰雹天气,这种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是怎样产生的呢,预报难度怎样?
张涛: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2厘米左右,大的有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冰雹是由于冰晶或雨滴在对流的积雨云中几上几下翻滚凝聚而降落的固体降水。对流越旺盛,产生的冰雹越大。当冰雹生长到足够大,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它便会降落。
不同尺度的预报具有不同的预报难度,像冰雹这样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中最难的问题之一。因其天气系统太小,生命史短,时空尺度小,物理机理更复杂。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而言,天气过程具体出现在哪里、有多大量级,不是短期预报能够做到的,而需要短时临近预报。越是小尺度的天气系统,能够对它产生重要影响的因子更多,在预报机理和探测手段方面更难,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只能提前1或2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才能发现。
记者:未来几日,江南、华南仍然是雷雨天气的“高发地”吗?
张涛:就目前监测情况来看,17日夜间至19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还将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部、广东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有暴雨,过程降水量有60毫米至130毫米,并伴有雷电、局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计4月17日20时至18日20时,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和南部、广西大部、广东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贵州南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雷雨大风或冰雹天气。
记者: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公众应该如何加强防范?
张涛: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灾害主要有山洪和城市内涝等,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比如强烈的风雨灾害,可导致树木折倒、房屋掀翻、瓦砾飞行、人畜受伤受害以及庄稼倒伏等,近些年也出现了雷击伤人等事故。
面对不同的天气灾害,应该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和手段。例如,遇上雷雨天气,在家里要及时关好门窗,不要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及时关闭电视,也不要打电话或者打手机。如果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发生时,最好能够迅速的找到坚固、有防雷设施的场所,避免在大树、电线、广告牌下行走,如果没有找到防雷、避雷的掩体,可以采用蹲下双手抱头的方式。针对大风、冰雹等天气,要做好简易房屋等建筑物的加固,加强农作物大棚等设施的防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