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工增雨后仍轻度污染天气 |
时间:2013-01-22 |
前段时间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多地均没有幸免。昨天的一场人工“给力”的降雨,暂时缓解了脏天的隐患。而雨后出现的满地泥浆,又让人们再度关心起PM2.5这个“闹心”的话题。无独有偶,这次两会上有关环境、PM2.5的话题格外受到关注。委员们也纷纷在各种场合传达出他们对此的思考。
环保局微博吐槽
路上这么脏,空气如何会好?
上会讨论污染,下会吃饭时还在说污染。这两天,南京的雾霾成了代表、委员必谈话题。周一细雨绵绵,难免给大伙带来希望。究竟雨水祛除霾情况如何?@南京环保在官方微博上一句吐槽,给了你答案:“不断反映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试想道路上这么脏,空气质量如何会好?”
没错,昨天到中午,依照新标准,依旧是个污染天;而依照旧标准,也仅仅勉强达到了良好“及格”线。这还是人工增雨的效果。来回顾一下环保和气象部门联手努力的过程:
前天夜里9点半不到,@南京环保(环保局官方微博)及时转发了为减轻空气污染,@南京气象(气象局官方微博)人工增雨的消息。昨天凌晨1点刚过,南京市相关部门在江宁区滨江开发区组织实施人工增雨,共发射增雨火箭弹4枚,随后市区大面积降雨,空气洗涤效果明显。
一个上午过去了,空气是不是好很多?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昨日午间发布了数据:“今日空气污染指数(API)为100,空气质量良好。”可别忘了昨天我们见报的南京蓝天专家的提醒:目前发布的数值,是依照旧标准,从前天中午到昨天中午的污染指数;而按照新空气标准,南京9大监测点的AQI(空气质量指数),昨天,还是处于普遍的轻度污染状态。
人人关注的极细可入肺颗粒PM2.5呢?南京环保监测中心站实话实说:同时段的PM2.5日均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二级日均标准0.33倍。
污染颗粒超标依旧,也难怪@南京环保昨日在微博上吐槽加解释:“网友不断反映‘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试想道路上这么脏,空气质量如何会好?如果南京每个街道、每个工程项目、每个地块都这么脏,南京再多污染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截止到昨天晚上19时,南京9个大气监测点依旧PM2.5超标,除了山西路表现为良好外,其他8个点位仍然轻度污染。而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的一周,南京将没有明显的降水天气产生,后面几天南京可能再次出现雾霾天气,污染很可能还会继续。
南京的情况不容乐观,江苏整体空气也不“妙”。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昨天全省72个监测点,只有连云港和盐城全部点位表现为良好,而江苏多个城市依旧处于轻度污染中;到晚上19时,常州、苏州、南通、淮安、镇江、泰州和扬州这7个城市所有点位全部表现为轻度污染。所幸的是,这段时间多为轻度污染,中重度污染的现象已十分少见。
政协委员发言
治理PM2.5
要让污染者付出代价
不知道算不算是巧合,在昨天的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有委员专门针对PM2.5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发言中建议,要加大对PM2.5相关科学研究的投入,还要健全制度,让污染者付出代价。
新标准让好天气大幅减少
由于前段时间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让这次两会上有关环境、PM2.5的话题格外受到关注。在会上,蔡祖聪委员也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了“关于做好我省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的发言。
发言里说,2011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4%,较上年略有上升。但是,按环保部的大气质量新标准测算,我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预计将由目前的90%以上下降到50%左右。
排放多治理少是问题关键
去年,在对全省大气细颗粒污染防治现状、防治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后,无党派人士界的政协委员们认为,造成PM2.5难以有效控制的原因包括了很多方面,首先,就是煤炭等资源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而另一方面,机动车新增速度太快也是主因。2011年,全省新增机动车121万辆,增长近20%,由此造成的新增氮氧化物排放量就达到4.38万吨。扬尘污染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施工场地超过5亿平方米,扬尘污染已成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排放的环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尽管我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2.93%,但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长4.34%。2010年全省烟粉尘排放量达100万吨。随着多种污染类型的叠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全省环保系统大气监管能力就显得不足了,而且基层环保部门人员编制不足、软硬件设备缺乏,造成了执法和监管能力普遍薄弱。大气复合污染成因等基础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底数不清、机理不明,灰霾形成机理及污染贡献份额还需深入研究。这都不利于控制今后PM2.5的数量。
建议:要让污染者付出代价
针对这样的局面,发言中建议,除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外,最紧迫的就是要加大这方面的科技支撑。加大对地方PM2.5监测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覆盖面更广、能够满足新国标评价要求的监测网络。加大对PM2.5的区域污染特征、形成与输送机制和控制对策等进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当然,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也必不可少。既要推动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也要研究制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我们还可以通过完善财税补贴激励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落实鼓励税收优惠政策。探索推进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