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应急预案莫停留纸上 |
时间:2013-01-13 来源:网络 |
空气污染的治理,可以慢慢来,但民众的健康保护,却是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
没有了大风的救场,北京的空气又“杯具”了。近几天北京一直被雾霾笼罩,首要污染物PM2.5浓度高居不下,昨日央视报道,北京南三环至二环之间PM2.5浓度甚至飙升到800微克/立方米。
不只是北京,全国多地空气均严重污染,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的空气质量指数出现“爆表”,数值已达到或超过测量上限。天津连续三天雾霾,PM2.5创发布以来最高值。武汉空气质量指数击穿300大关,达到空气污染的最高级别。
这次大范围的严重空气污染,可以说前所未见,但与媒体、网络上热议相比,现实中,空气污染的问题似乎有点冷。在北京,空气污染之下,民众的生活依然照常,大街上时常看见孩子、老人;室外健身场所依旧热闹;快递员、清洁工无防护在室外工作;大街上车流滚滚……
而北京环保部门虽早就启动应急方案,但这样的应急,民众固然看到了频繁的信息发布,但似乎很少看到类似暴雨雪灾等强有力的部门联合行动,施工、清扫、企业生产、学校户外活动等,并没严格按应急预案要求执行。
而相比其他地方,北京其实相对较好,至少还有环保部门不断刷新污染数据,给民众健康提醒,一些学校也自觉地取消了户外活动,最新消息说,教委已叫停极重污染地区学校的户外活动。可在其他地方,甚至连污染数据即时发布,健康提醒等最基本的措施都难以看到。这些地方从政府到民众,对于空气的严重污染,几乎处于漠然的状态。
一场水污染会引发全城抢水,一次暴雨天气会使政府和民众如临大敌。可同样是种污染和灾害,空气污染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这其中反映出的,有民众对于空气污染知识的匮乏,更有空气污染应对观念的滞后。
空气污染的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只盯着未来治理目标,而忽视现实的污染威胁,那么公众的健康,将成为这个过程中的牺牲品。空气污染的治理,可以慢慢来,但民众的健康保护,却是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政府,应把空气污染当成一种“灾害”,尽全力应对,当好公共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不能停留在纸上,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实才有效。可是,应急措施由谁来启动,这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环保部门显然难以发号施令,能否由市政府出面统一安排。应急预案中,减少污染单位的排放、减少工地施工、公车部分停驶、增加清扫保洁作业、叫停学校户外活动等要求,需要动员到许多部门单位。这样的动员如何到位,如何做好监督,当有机制的保障。此外,减少户外活动、减少车辆上街等社会动员层面,要想执行好,需扩大信息发布渠道,如可以像暴雨预警那样,短信通知到每个人,还可以让居委会、社区医院、车友会等介入,做好民众的说服工作。
污染天气还将持续,作为市民,在做好自我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不给城市空气污染增加负担,如尽量少开车上街,采取绿色出行。须知,如果将“空气污染袭城”当成一种“灾害”,那么,每个人也都“抗灾有责”。
来源: 新京报欢迎访问tianqijian.com
|
|